四川文化网7月10日电(通讯员 何源 刘星雨 胡瑶) 2025年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乡育青禾,竹起风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宜宾市兴文县仙峰村夏令营开展“防灾避险课堂”,“指尖上的艺术课”,“阅读分享沙龙”等课程,向当地儿童传授防灾要点与逃生技巧,带领孩子们畅游非遗艺术之海,开启心灵图书之旅。
(图为孩子们在室内上课 通讯员 刘星雨 供图)
上午“防灾避险课堂”上,团队成员结合仙峰村地理特点,多山地、夏季多雨,详细讲述了地震、火灾、雷电等自然灾害,重点讲解暴雨、滑坡、地震、火灾等灾害的预警信号,避险方法与急救措施。通过现场演示避险动作、分组模拟撤离路线,孩子们掌握实用自救技能。并且团队成员及时提问复习,让孩子们高效掌握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图为孩子们在上自然灾害安全课 通讯员 胡瑶 供图)
“指尖上的艺术课”上,团队成员首先展示纸飞机、纸青蛙、纸房子等成品,提高孩子注意力与兴趣度。随后,团队成员由浅入深地从对称原理,镂空技法等基本要点展开讲解,结合仙峰村常见动植物形象,分步示范折纸与剪纸步骤。完成基础形态后,团队提供彩笔、贴纸、树叶碎等材料,引导孩子们为作品添加装饰。 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孩子们的折法偏差,鼓励大家发挥创意进行装饰。在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兴致高涨地分享自己的创作。
(图为孩子们展示折纸课课程结果 通讯员 刘星雨 供图)
同时,团队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感受户外时光,增强自身体质,释放内心烦恼。在团队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自由组队,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团队成员紧紧跟随,保障所有人的安全。
(图为孩子们在户外活动 通讯员 胡瑶 供图)
下午,团队开展了温馨的“阅读分享沙龙”,为孩子们分享心理成长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分享时,成员们用生动讲述串联起蛤蟆先生的心理探索之旅,帮助孩子们一步步触摸内心。通过分享交流互动,团队成员逐步带领孩子们认识自己与身边人的优点,正视缺点,学会与他人沟通,不再把困惑独自藏起,主动找家人、朋友聊聊,借彼此的温暖拨开心灵的小迷雾,好好拥抱成长里的喜怒哀乐。课程尾声,孩子们也纷纷分享起自己喜爱的读物,让书香继续流淌。
(图为故事分享会课程 通讯员 胡瑶 供图)
夕阳漫过教室窗棂时,课堂悄然收尾。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安全智慧;户外活动时留下无数欢声笑语;阅读沙龙里的你来我往,让知识真正 “活” 在了成长中。未来夏令营期间,团队将继续打磨更多有趣又有温度的课程,让孩子们在课程浸润中,把知识熬成照亮成长的星光,把快乐酿成滋养心灵的蜜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