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媒体视角-四川文化网】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奔赴仙峰乡,夏令营同行

作者: 何源 方梓丞 陈逸飞   审稿人:饶远林     时间: 2025-07-09


(新闻网链接:https://www.scgoo.cn/article-38510-1.html)
四川文化网 四川7月8日电(通讯员  何源  方梓丞  陈逸飞)青春逢盛夏,实践正当时。2025年7月7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乡育青禾,竹起风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仙峰村,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传递青春动能,以夏令营为载体,开启一场知识传递与青春赋能的实践之旅,用行动书写青年学子助力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清晨,团队成员携手工作人员,于仙峰村社区举行夏令营开幕仪式。社区书记上台致辞,向孩子们送上期许与鼓励;团队成员随后登场,为孩子们揭开夏令营课程的神秘面纱,从趣味知识探索到特色实践活动,勾画出充满惊喜的成长蓝图,点燃孩子们对这场暑期盛宴的期待。

(图为色彩认知课堂  通讯员  何源  供图)
  首日课堂,团队成员各施所长,为孩子们打造趣味课堂。在 “走进色彩世界” 课程上,成员们借助缤纷图片,带领孩子们认识红橙黄绿等色彩类别,还巧妙引导大家感知色彩传递的情绪——热烈的红、宁静的蓝,在讲解与互动中,化作打开艺术感知力的钥匙。孩子们踊跃举手,或分享对色彩的独特感受,或积极回应问题,让知识在欢声笑语里悄然扎根,为课堂添上一抹灵动的色彩。

(图为手绘家乡课堂  通讯员  陈逸飞  供图)
  在下午的手绘家乡课堂上,成员们带领孩子们认识宜宾的特色元素。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广袤无垠的蜀南竹海,如绿色浪潮翻涌;千姿百态的兴文石海,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想象。有的用大片翠绿描绘竹海的生机,有的以奇特石块堆叠石海的奇妙,一幅幅饱含童真与热爱的 “家乡印象” 就此诞生,让课堂成为连接家乡美与孩子创造力的温暖桥梁 。

(图为孩子们关于家乡的绘画  通讯员  方梓丞  供图)
  课程结束后,团队成员开展了作业辅导自习。全体成员针对暑假作业中的难点、疑点进行一对一指导。

(图为团队成员辅导作业  通讯员  方梓丞  供图)
  最后,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在活动室中做互动小游戏,实现劳逸结合。孩子们有序地坐在教室里,眼神里满怀期待,一个小小的游戏,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课堂。这一方的小小天地,因为童真与互动,满是温暖与朝气,成为这个暑期最珍贵的成长印记,也让夏令营的第一天,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图为游戏课堂  通讯员  何源  供图)
  此次仙峰村夏令营,是团队扎根乡土、赋能成长的实践开端。未来,“乡育青禾,竹起风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会持续深耕,探索更贴合当地孩子需求的课程,除艺术启蒙,还将融入本土文化特色,把宜宾兴文的竹韵、民俗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知识既“走出去”又“扎下根”。
  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搭建成长桥梁。团队致力于以青春力量,帮助当地儿童铺就逐梦阶梯,在夏令营中交朋友、学本领,在暑假留下闪闪发光的回忆。


 

上一篇:【媒体视角-四川文化网】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防灾传技 + 艺趣互动川农团队为仙峰村儿童点亮暑期时光

下一篇: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学术与实践研讨会在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