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风景园林学院开展“迎七一”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新闻网报道链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613/72972.htm)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好“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6月30日至7月1日,风景园林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党员赴雅安宝兴县开展“重走长征路,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挺进宝兴

关于锦绣四川系列赛获奖人员的公示

各同学、各班:   经个人参与、学院评审,现在“锦绣四川”摄影及廉政文创赛获奖人员名单公示如下,请于6月9日18点前反馈至学院7教607. 风景园林学院团委 2023年6月5日

风景园林2019级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6月28日至30日,风景园林专业2019级全体同学在相关课程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与工程类综合实践活动。 历时三天的实习,同学们前往了蜀中最负盛名的古典园林三苏祠、传承诗词文化的城市绿洲浣花溪公园、赋能综合教育于环境的活水公园,和提升城市核心区生态与区域价值的高新区交子公园。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拜谒三苏祠博物馆,体会了三苏祠园林“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又于红墙环抱

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共建国家农高区工作座谈会在风景园林学院举行

7月11日,“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共建国家农高区”工作座谈会在我院7教609会议室举行。温江区新经济与科技局局长郝珍、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盛振华率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新经济与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到校参会;副校长刘登才、食品学院院长方正峰、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左之才、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蔡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戢俊臣,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健康人居

【2023暑期社会实践】每天徒步10公里,风院研究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专项实践活动

(学校新闻网报道连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3067.htm) 2023年6月28日,在园林系老师孙凌霞副教授带领下,风景园林学院研究生“外来入侵物种调研实践团”的成员,赴彭州市开展林业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并于7月上旬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科研实践工作。 此次实践调研,依托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及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每天徒步10公里,风院研究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专项实践活动

(学校新闻网报道连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3067.htm) 2023年6月28日,在园林系老师孙凌霞副教授带领下,风景园林学院研究生“外来入侵物种调研实践团”的成员,赴彭州市开展林业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并于7月上旬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科研实践工作。 此次实践调研,依托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及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暑期社会实践】微“风”沐“苗”团队开启暑期支教之旅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7月5日晚,在学校统一出征仪式后,风景园林学院重点实践团队——微“风”沐“苗”,情谊“农农”宜宾支教团队(以下称微风沐苗团队或团队)从成都出发,前往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仙峰中心校,开启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 调研当地教学环境 7月6日上午,在正式开课前。团队负责人和仙峰中心校负责人一同联系参与本次活动的学龄孩童与监护人,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安全要点告知。团队成员深入农家

【2023暑期社会实践】微“风”沐“苗”团队打造特色支教课堂

7月7日,是风景园林学院重点实践团队——微“风”沐“苗”,情谊“农农”支教团队(下称微风沐苗团队或团队)在宜宾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一天。团队为当地留守儿童精心准备了手工涂鸦、剪纸和特色IP设计课。 不同与传统的课堂形式和内容,川农风院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首堂支教课就开设了手工涂鸦和剪纸的课程。手把手教留守孩童拿起画笔,画下他们的天空,画下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无忧无虑,画下属于他们的未来;教小朋友

拂去千年面纱,风景园林研究团队助力摩诃胜景重现

(学校新闻网报道链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3094.htm) 花团锦簇,翠木葱茂,碧水荡漾,一幅生机勃勃的公园盛景跃然眼前。近日,始建于隋代,兴旺于唐宋,残败于明清,尽消于民国的摩诃池,重现成都市中心。 再现摩诃池,助力成都中心添胜景 “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陆游笔下的摩诃池见证了成都中心肌理的变迁,城市功能的演进,是成都早期城市

【2023暑期社会实践】追溯千年古道,深思未来之途,“古道思途”团队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023年7月,学院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古道思途”团队一行14人,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特长,围绕“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实践方案,以“追溯千年古道,深思未来之途”为主题,深入调研广元金牛古道和都江堰松茂古道,探寻被时代淹没的历史文化底蕴。 聆听古道呢喃,感受古道生命 7月初,古道思途团队赴广元市昭化古城调研两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道路——金牛古道。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

【2023暑期社会实践】同心振乡实践团队前往温江区高山村开展实践学习活动

2023年7月3中旬,四川农业大学同心振乡队,前往成都市温江区高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进行调研学习,了解现代农业对于乡村改革变化、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帮助,以及四川农业大学与高山村深度合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强化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拓展专业以外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队员前往实地调研学习。通讯员 张凌琳 摄 温江区辖区内的高山村,耕地面积2200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落,村民依靠种植水稻、大蒜为生

【2023暑期社会实践】“红光”闪耀,“三线”传承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重点实践团队“红光”闪耀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赴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园区,对园区进行了时长为十四填的调研与宣传活动。 图为团队实地调研照片 团队成员每日撰写关于红光厂的故事推文,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博以及bilibili等自媒体平台上同步更新,进行“红色精神”主题宣传,认真述说东郊记忆背后的红色故事以及红色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在微博传播红光厂故事 图为团队成员在微信

【成都商报】成都摩诃池亮相,川农大师生助力还原千年景致

“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日前,成都摩诃池一期项目正式开园亮相,现场吸引了诸多市民游玩、打卡。 而摩诃池再现千年景致的背后,还有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团队师生的身影。期间,为毫厘之差,团队几易其稿,终于破解了唐宋古径、宫墙等难题。不仅如此,师生们还以诗造景、诗景“同框”,复原了部分宫墙残垣,还原了千年摩诃胜景。 全国最早成体系研究西蜀园林 川农大师生身影活跃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 摩诃池

【2023暑期社会实践】“报春花媚”社会实践团队关于报春栽培应用的实地调研

7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报春花媚”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永宁苗圃,对于小报春这一品种的植物价值及植物景观营造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盲目扩延导致了城市生态系统破坏、环境严重恶化、水土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以及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良好和生命健康的渴望日渐迫切

【2023暑期社会实践】“报春花媚”社会实践团队关于报春栽培应用的实地调研

7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报春花媚”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永宁苗圃,对于小报春这一品种的植物价值及植物景观营造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盲目扩延导致了城市生态系统破坏、环境严重恶化、水土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以及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良好和生命健康的渴望日渐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