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网2月11日讯(通讯员 古佳影)自2025年2月起,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蜀地文心实践团队在“探寻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这一社会实践主题的引领下,稳步开展着中期与后期任务,为深入探索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中期工作中,实地考察成为一项关键内容。调研队的两名成员踏遍了当地的众多历史遗迹、博物馆以及文化街区。他们在这些承载着厚重巴蜀文化的物质载体中汲取精华
四川文化网2月11日讯(通讯员 董婷冉)寒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校园行实践团队分队逐梦风铃的成员们去往清河志臻中学和河北正定中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校园行活动。他们通过分享自身在川农的学习生活、介绍学校特色专业与优势等方式,为学弟学妹们点亮了解大学的明灯,在高中校园里播撒下梦想的种子。 “一走进母校,熟悉的场景扑面而来,那些曾经为梦想拼搏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参与此次活动的一位同学感慨
(网讯 通讯员 刘雅文 肖媛 周倩妮 丁瑞雪)为传播花艺知识,探索环保花艺新形式,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艺塑留芳,花漾生活”团队于2025年寒假开展了以“传播花艺知识,探索环保花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以“花艺传承,绿色未来”为主题,分为“世园会插花艺术调研”、“公众对世园会认知度调查”以及“环保材料手工插花创作”三个板块,旨在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协会成员的专业素养和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文:刘家玉 魏紫云 图 : 使乙由兴 王五作 博力阿支 阿说伍各)2025年1月13日至1月24日,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组织大学生寒假实践团队前往四川冕宁县彝海结盟实地,开展以“探寻彝海结盟故事,赓续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学习,重温红军长征历史,感悟彝海结盟的伟大意义,激励青年学子坚定
在当今全球环保浪潮的推动下,一场关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变革正在悄然兴起,而“以竹代塑”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近期,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有力支持,“以竹代塑”项目在全国多地加速落地,为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辟了崭新路径。然而,“以竹代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目前,竹制品的市场认知度相对较低,消费者对其性能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疑虑。 针对此问题,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们展开了“以竹
2025年春节期间,“光影铭记-人民路上的中国红”团队在自己的家乡拍摄人民路,用镜头记录下几十年来人民路的发展变化,将四史故事具象化,借“中国红”以反映春节期间的热闹气氛。团队成员通过网络搜索,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当地人民路背后相关的四史故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将其记录。 图1 成都人民南路周泽恩/摄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青年力量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川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利用寒假时间深入乡村,开展 “归园田居” 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在实践中书写青春担当,他们的故事,正是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实践启程:使命在肩赴乡村 2025 年 1 月 7 日,寒假伊始,四川农业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带着热忱与使命,踏上深入乡村的道路,开启 “归园田居
“革命记忆永不褪色,先烈精神代代相传。”近日,青芽公益志愿团队组织了一次前往成都博物馆的参观实践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目标,将目光聚焦,深入了解在四川这片土地上洒下汗水和热血的英雄先烈们。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川籍英烈们的英雄事迹,激发当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强化新一代青年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走进成都博物馆,追溯川军辉煌历史 活动当天,团队成员带着深切的敬佩和认真学习的态度,走进
青春活力无限,文化巧妙传承。当红色传统文化邂逅创意设计,碰撞出独特的思想火花,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化接力完美上演。近期,四川农业大学“井上‘xian’花,最美中国红”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前期红色文化调研结果,设计红色文化相关文创,取得突出成果。 社会实践前期,成员们凭借“线上+线下”双线调研,查阅资料,返家乡等方式学习到革命精神,传统年俗等红色文化。成员们深受感触,分为微小景观设计组与红火中国年设计组
腾讯网1月9日电(通讯员 李欣蔓)寒冬的川西平原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绣球花开·乡村兴盛”寒假实践团队于2025年1月8日走进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海蒂和噜噜的花园”,探寻一朵绣球花如何绽放出乡村振兴的多重色彩。这座以绣球花为特色的园区内,连绵的花田与错落的川西民居相映成趣,花园负责人们正忙着修剪花枝、打包花苗,实践团队在花影摇曳中记录下产业背后的动人故事。 “以前种庄稼靠天吃饭,现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有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2025年1月9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绣球花开,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海蒂与噜噜的花园,积极响应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受到了花园主理人海妈的热情招待。 图为实践团队在海蒂与噜噜的花园的合照 海蒂与噜噜的花园是四川农业大学与当地种植产业
(网讯 通讯员 刘雅文 周倩妮 黄雅萱 何静雯) 2025年1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薪火相传,筑梦未来”团队回到母校绵阳南山中学,为高二年级一班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学宣讲会。此次宣讲会旨在分享大学生活、传递学习经验,并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备考,勇敢追梦。 宣讲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为学弟学妹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宣讲团队的两位主讲人首先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四川
2月1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筹备会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召开,风景园林学院李西院长带队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等单位的13位高校教授和行业专家。 李西教授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举办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历程和经验,学院将依托风景园林系积极筹备,为提高本次竞赛水平和影响力贡献川农力量。会议围绕竞赛组织、竞赛主题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花生”志愿服务团队(下文简称“花生”)前往成都市温江区太极社区和游家渡社区,开展了“青风承艺,植愈心灵”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在手工制作、游戏比赛、历史探究等课程教学下,非遗手工成为了社区的一种潮流。 太极社区:巧手匠心传承非遗技艺 “花生”结合自身“工农艺”三学科特点,聚焦非遗传统文化与团队特色“园艺疗法”,针对社区儿童群体与老人群体设计
近日,一支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由青年学者与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千杰·古道思途”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旨在深入挖掘古蜀道的深厚历史底蕴,通过宣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经过一系列精心筹备与实地考察,团队于近日圆满完成了对四川博物馆的深入调研及关于古道与古树的专题宣讲活动。 团队成员调研四川博物馆刘佳明图 四川博物院,作为承载和传承巴蜀文化的璀璨明珠,成为了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