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帆

作者:   审稿人:     时间: 2023-09-21


姓名

曾帆

职称

讲师

18670 

导师类别

学术型/专业型

硕导

学位

工学博士(博士后)

电子邮箱

14040@sicau.edu.cn

研究方向

乡村振兴理论方法与设计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聚落韧性与复杂性研究;城乡安全理论与规划技术研究。

招生专业:科硕:土地资源学;专硕:风景园林

课题组将展开广泛的跨学科联系与研究,在研课题“四川龙门山地震区传统羌族聚落韧性空间结构识别与设计模研究(24YJCZH012”(国家级)将为进组的研究生同学提供优良的科研平台与资金支持。热忱欢迎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建筑学(不限于此)等专业背景的同学报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松弛严谨的学术氛围中愉快地度过研究生生涯并硕果丰收。

学术、技术组织任职/头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2年09-2006年07,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本科;2006年09-2009年06,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2011年09-2018年06,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景观工程博士;2021年08-2022年09,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与欧洲城市化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8年03-2009年04,《城市中国》杂志,重庆分部;

2009年07-2012年07,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

2013年04-2013年08,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处;

2012年08-2015年03,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2015年03-2023年06,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土地科学系;

2023年07-至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

学工作


本科课程:《森林生态与康养》,《乡村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生课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指导学生创新实验、科研兴趣计划项目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休闲农业产业功能区空间规划与更新研究——以江油市新安农业公园为例,2018年,熊超英,(国家级)

(2)韧性理论视角下四川震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韧性评估及优化途径研究,2020年,马悦,(国家级)

科研兴趣计划

(1)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省传统村落要素肌理分析及建设路径2019,宋医琳;

(2)传统聚落空间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20,万荣山;

(3)四川强震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韧性机制研究,2023,李文艺;

教学、科研、设计成果

/编著教材等

主持、主研、参研国家级、省级以及地方纵、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工程设计类项目涵盖城乡总规、控详、修详、专项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地块包装等方面。获奖情况:

科技奖

(1)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KJJB2303),汶川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3/10);

(2)四川省第二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The Post-earthquake

Urban-rural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China’s Solutions,专著2023(5/5);

(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证【规划科技进步奖】2020001号)复杂山区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年(3/15);

(4)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提名奖,震后重建规划实践的系统辨析及思维模型,2018(2/3);

(5)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博士论文选登,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2019(1/1);

设计奖

(6)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11)cz-3-16-08-06],大邑县安仁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中国城市规划协会,2012(3/4);

(7)四川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成都市金堂县广兴镇九龙村麻石桥聚居点详细规划,四川省城市规划协会,2013(4/9);

(8)四川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大邑县安仁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四川省城市规划协会,2011(6/6

(9)四川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表扬奖,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四川省城市规划协会,2013(6/8

教学奖

(10)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规划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优秀奖,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2023(1/3);

(11)四川农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2020;二等奖,2018;

(12)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

(13)四川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18年;

个人荣誉

(14)崇州市Ⅲ类(C类)人才(证书编号:CZ20231023021C),中共崇州市委人才办崇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

(15)RWTH Aachen University, Senior Mentor, Junior meets Senior Mentoring Program2021;

(16)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留金项[2020]39号),博士后,2020;

(17)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2008;

(18)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四川省教育厅,2006;

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四川龙门山地震区传统羌族聚落韧性空间结构识别与设计模式研究(24YJCZH0122024,主持,在研;

(2)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集成及规程研究(2013FZ0009),2013-2016,主研,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生”空间耦合机理及规划方法研究——以四川地震灾区为例(51678487),2014-2017,主研,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农村生产方式与聚落形态的耦合性研究(51278420),2012-2015,主研,结题;

(5)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资助(JG2021-471)2023,参研,在研;

(6)四川农业大学社科研究专项社会学视角下乡村振兴的要素肌理及规划方法研究(2018YB05)2018-2020,主持,结题;

(7)四川农业大学社科研究专项,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震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进韧性及建设路径(2020PTYB02),2020-2022,主持,结题;

(8)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多学科融贯的村镇规划教学方法初探(X2015021),2015-2016,主持,结题。

代表性论文/代表性设计作品/授权专利、品种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3部,完成研究成果转化行业标准2项。  

学术论文

(1)Zeng Fan, Qiu Jian, A Study on the Innovations of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Chengdu, Sichuan, China [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6, vol.25 (3): 58-65. (CSCD)
(2)Zeng FanQiu Jian,Han Xiao, The Planning,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Local as the Main Body [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6, vol.30 (1): 131-144. (CSCD)
(3)曾帆,邱建,蒋蓉,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及规划实践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 2017 (1): 38-46. (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4)邱建,曾帆(通讯作者),贾刘强,震后重建规划实践的系统辨析及思维模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7(4): 14-21.(CSSCI,CSCD)
(5)邱建,曾帆(通讯作者),应急城乡规划管理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以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为例[J].规划师, 2015, 31(9): 26-32.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6)曾帆,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实践, 2019(02): 14-16.(中国建筑学会会刊)
(7)Ke Ma, Tianxu Zhang, Yali Wei, Fan Zeng(通讯作者), 2020,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Resilience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n Sichuan Province[J].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580(1): 1-10.(EI)
(8)曾帆,梁丹. 四川盆周山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J].生态科学,2025.02CSCD)
(9)曾帆.大学课堂教学的跨学科知识场模型构建与实施[J]. 高等农业教育,2023.10.D类)

(10)梁丹,曾帆. 四川强震区城镇空间韧性评价分析及优化研究——以汶川县威州镇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22.(通讯作者)
(11)邱建,唐由海,贾刘强,曾帆,韩效,张毅,人本空间规划设计——基于四川人居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环境设计, 2022(12): 335-340.

学术专著

(12)曾帆,邱建,统筹三生空间的成都市乡村规划实践[A].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2015-2016)[M].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编,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6,09: 185-196.

(13)邱建等著,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04(第1章:邱建,韩效,曾帆,贾刘强;第2章:邱建,曾帆;第3章:邱建,曾帆;第12章:邱建,曾帆,金涛,罗锦)
(14)Qiu Jian etc, The post-earthquake urban-rural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Chinas solutions[M]. Pek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21.04.(Chapter one: Jian Qiu,Xiao Han,Fan ZengLiuqiang Jia;Chapter Two: Jian Qiu,Fan ZengChapter Three:Jian Qiu,Fan ZengChapter Twelve:Jian Qiu,Fan ZengTao Jin,Jin Luo)

行业标准

(15)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DBJ51/T095-2018)主要完成人:邱建,张欣,高黄根,贾刘强,岳波,卓想,刘志彬,金涛,曾帆,阮晨,丁睿,李为乐2018-4-12.

(16)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团体标准《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T/CI 028—2021),主要完成人:邱建贾刘强阮晨曾帆李为乐杨婧唐密金涛丁睿2021-9-13.

指导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双创项目获省级奖项

1)指导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贾宁等和二等奖(熊超英等),2019;

2)指导(首届)四川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马悦等),三等奖2项(马朝阳、熊超英等),2019

3)指导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3篇(2017,2019,2021)

 

 

上一篇:王玉

下一篇:赵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