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蕊 黄予一)7月14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暑假重点实践团队——微 “风”沐“苗”,情谊“农农”宜宾支教团队(以下称微风沐苗团队或团队)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仙峰中心校开展第四天日常支教----“废物创意改造”专题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越来越重视,风景园林学院相关专业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先锋,在环保理念的教育之路
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美德,为发展公益事业、完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志愿者精神的行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会的重要手段。广大青年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
青聚锦官城,爱在大运会。为响应“爱成都,迎大运”,举办“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大运会,四川农业大学大运会城市志愿者团队·风景园林支队于7月17日至7月22日前往凤凰山体育公园和桂溪公园进行主题为“扬公园蓉城之旗,护航绿色大运”的调研活动。旨在通过“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构成及作用”“体育公园的运动设施建设”“游客出游目的与对游园的感受”三个维度实地调研,了解公园城市和城市公园建设情况,并通过调研了解
(学校新闻网报道连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3145.htm) 7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承办的“2023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陵召开。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姜贝贝教授率队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学术报告。 本次研讨会
为向大众普及环保理念、让环保意识成为社会共识,2023年7月中旬,风景园林学院齐心协“绿”实践团队,前往乐山市开展以“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争做青年卫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民众日常 首站团队成员选择在人流量居多的长征公园,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年长的环卫志愿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她从事了多年的环卫工作,她将“我们老百姓受大自然的恩惠,我们也得回报它,让它一直健康下去”作为工作遵循。同样,团队在调研
(学校新闻网报道连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3234.htm) 7月24-25日,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第91团天府森林粮库(竹)技术服务团专家成员深入泸州、自贡、内江进行竹产业科技技术服务和调研。活动由91团首席专家风景园林学院陈其兵教授带队,风景园林学院教授江明艳、乐山师范学院教授杨瑶君、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肖前刚、泸州市林科院
(学校新闻网报道连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3266.htm) 7月28-31日,第八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东北林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我校风景园林学院陈其兵教授率我校6名师生参加此次大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林草科技创新”,主要任务是全面学习贯彻
(通讯员 杨一宁)近年来,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需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多措并举。2023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红色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六人分别前往重庆,浙江,天津,山西,山东等地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城乡调研活动,以城乡发展成就为切入点,深入了解了各地人民对当今城乡发展的看法,并对采访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采访范围
为推进“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古蜀道保护原则,2023年7月2日,7月3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古道思途”团队一行17人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追溯千年古道,深思未来之途”为主题,深入调研广元金牛古道和都江堰松茂古道,探寻被时代淹没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古道重新“活”起来。 踏上金牛古道,这里虽不及城市喧闹繁华,但我看见了沿途排布错落有致的木构架居民房屋、鳞次栉比的商贩
中国青年网宜宾7月18日电(通讯员 谢奕晟)7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微风沐苗,情谊农农”支教团前往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实践队以学院专业特色为基础,结合科学、安全、文化等一系列课程,助力苗乡教育发展,为苗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拓展更广阔的视野。本着为苗乡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教育的初心,支教团的志愿者坚定信念,克服万难,躬耕于苗乡教育事业之中。图为课堂上,学生看向
四川农业大学微“风”沐“苗”,情谊“农农”暑期支教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发展和振兴乡村教育的号召,利用暑期到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拓展课程来提升乡村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在搬运教学物资。 任亦凡 供图 7月初,微“风”沐“苗”,情谊“农农”团队前往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仙峰中兴校,利用风景园林学院特长专业从植物园林理论知识到设计规划家乡建设,给学生们用
为深入理解国家“构筑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政策,更好的输出知识与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四川农业大学竹扶万乡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在7月25日前往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和内江市收集当地竹资源,了解竹产业现状。同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第91团天府森林粮库(竹)技术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专家成员共同深入自贡、内江,进行竹产业科技技术服务和调研。团队全程参与服务与调研活动,在服务团的指导下,开展竹农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有力途径,是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灵丹妙药。帮助当地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和群众人文素养,助力当地居民自主建设发展家乡成为了现在落实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7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微风沐苗,情谊浓浓”团队全体成员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结合本专业特长及优势,进行了一系列对于当地学生的调研、支教的社会实践活动,收效颇丰
小报春作为四川乡土特色花卉,不仅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可以在绝大多数南方地区露地栽培,也可在北方室内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性,而且观赏性状优良,花期长。针对小报春的养护栽培及推广应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学子们成立了“春报花开”暑期实践队伍,以公园城市建设为背景,以植物造景为切入点,以乡土特色植物小报春的合理推广应用为目标进行实践。 8月初,实践小队整装出发,前往成都市温江永宁苗圃参观,观察小报
2023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实践团队--微“风”沐“苗”,情谊“农农”支教团队(下称微风沐苗团队或团队)前往四川宜宾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 图为孩子展示绘画作品 开设趣味课堂 团队成员们经过一天的时间迅速地与当地留守儿童们建立起了信任,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儿童总是充满着无无限的想象与疑问“天为什么那么蓝?”,“山的那边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与想象,团队成员们给每个孩子发了